信息摘要:
优势削弱亏损面加大"甲醇市场过剩已持续多年,但2014年以来行情*差,可以用‘跌跌不休’来形容,几乎没有反弹的机会.…
依托煤炭资源和利好政策优势,内蒙古短短几年内已经跃居我国甲醇产能*大省。目前,自治区大部分盟市几乎都布局有甲醇项目,行业规模还在迅速扩大。在当前国内甲醇产能和产量严重过剩、国内外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并极度低迷的宏观环境下,内蒙古甲醇企业纷纷谋求新的出路,过剩危机正在形成倒逼之势,产业升级与产品结构调整或许是*的生存发展途径。
优势削弱亏损面加大“甲醇市场过剩已持续多年,但2014年以来行情*差,可以用‘跌跌不休’来形容,几乎没有反弹的机会。现在我们出厂价降至每吨2000元以下,是历史少有的价格低位,基本上不赚钱,企业面对的亏损压力在不断加大。预计2014年上半年,整个甲醇供过于求的局面仍将继续,企业削减库存是个缓慢的过程。”内蒙古一家大型甲醇生产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内蒙古甲醇企业亏损面在持续加大,自治区*大的甲醇生产企业——内蒙古博源集团运销公司总经理苏志刚也有同感。他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尽管内蒙古甲醇制造成本较低,但销售区域半径很大,大部分产品还需要陆路水路联运远途交货。同时,销售成本还要计上环境成本、物流成本和仓储管理成本等。加上这些,内蒙古甲醇与国内甚至国外进入我国市场的产品价格相比并不具备竞争优势。因此,内蒙古甲醇企业生产经营普遍出现困难和亏损内因外因都存在。
截至2013年底,内蒙古
甲醇产能已经接近900万吨,而产量仅为600万吨左右,开工率不到70%,许多企业开工率超过50%就会出现库存压力而运转困难。而且,2014年内蒙古还有多个大型装置陆续投产,尽管部分生产线配套有下游产品,但短时间内难以消化新增产量,过剩格局还会日趋加剧,地方企业竞争优势在削弱。